作者 李海永
服务、管理与经营是高校后勤的三项重要任务,而安全管理是贯彻后勤工作的一条主线。安全是政治、责任、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抓安全不能存在侥幸心里,只有把安全工作做好了才能建设和谐校园,如果安全没有了,那么我们将失去一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工作中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管理与经营、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主要涉及人员、设备设施和环境三大要素,其中最活跃、最关键、最复杂、最随意、变数最大和最难控制的要素就是人。因为人是改变设备设施、环境的主体。在各类安全事故中绝大部分都是“人”的因素所导致的,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责任心不强、责任制不落实、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因此,无论制度多细、责任多明确,奖罚力度多大,责任制不落实,员工不重视,安全管理仍旧只是废纸一张。作为高校后勤,职工的问题是后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抓住人的要素,后勤的安全稳定工作就做好了一大半。对于设备设施和环境来说,主要涉及的是规章制度、检查、监督、指导、培训和技术防范等措施的制定。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后勤的安全管理做如下阐述。
一、导致高校后勤存在安全管理隐患的要素
一是安全制度完善、实施不到位;二是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三是管理方式、方法、技巧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弥补不到位;四是过程控制、有效监管不到位;五是检查督导整改工作及执行力度落实不到位;六是全方位信息监测系统等人员、技术防范措施不到位;七是安全考核和安全奖惩体系不到位;八是安全培训体系不到位。
二、如何解决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执行力
一是后勤要把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作为加强后勤安全基础工作来抓。一方面把上级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命令、条例、标准(如:特种设备、食品卫生、电工电子等方面)等所有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各种法规汇编成册;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生产关键环节管理制度、重大隐患责任追究制度、安全警示制度、事故问责制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考核奖惩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学生政治暴动防范制度等所有有关安全的制度整理汇集,编印成册发到各二级单位和员工手中。
二是实施有效的执行力,落实制度是关键。安全管理上的规章制度是经验教训的总结,只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所有隐患均可控制,所有事故均能防范。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有侥幸心理、做事优柔寡断缺乏管理执行等能力的人,对工作检查、重点抽查、日常巡查等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自欺欺人,对某些有关系等因素人员的指导教育产生心理压力、问题整改缺乏监督监管或管理的方式方法存在偏差,致使干部、职工工作责任心、安全意识不强,服务管理拖沓散慢,从上至下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执行机制,从而导致安全存在重大隐患,这些因素归根结底是落实制度必须实施有效执行力。
2、强化过程控制、健全安全监督、检查防范体系,实现有效监管
一是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后勤集团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单位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班组长等有关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安全状况。检查的主要内容有:现场员工履职情况,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否遵守劳动纪律,责任落实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负责人或指定有关人员整改,同时跟踪检查其整改过程,坚持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并重原则。
二是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要根据寒暑假、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重大节假日等特点和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对设备设施、人员管理、环境卫生、重点库房和岗位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大检查。做到检查前,按照要求进行安全自查和自纠;检查过程中,进行宣传教育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检查后,落实隐患整改,加强
“安全第一”的意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三是严格一线岗位隐患“三排查”制度。一是当班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前排查,排查所辖区域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是否存在问题和隐患,并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上岗;二是当班过程中排查,对设备设施和安全防护装置运行的状态、执行现场安全措施有效情况、现场管理和工作质量情况,纠正发现解决问题;三是下班前排查,对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对当班存在问题不能处理解决或已处理但正在施工尚未完成的问题,与下一班做好工作交接,明确责任。
四是健全完善“五级联查”机制,抓好重点时间、重点人物、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事件。由后勤集团主管部门、二级单位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班组长、一线员工组成的五级联查,全天候、全方位地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安全巡视检查,层层检查、落实、整改、反馈、总结,使安全隐患疏而不漏。理清集团检查与各单位自查、检查标准与工作标准、日常督导与各二级单位自查相对称,避免弄虚作假应对安全检查,同时加大自查结果的使用,循序渐进不断改进工作。实行岗位问责制,首接责任制等制度,整套管理制度的操作过程要严密有序。
五是建立安全防备机制,立足于防范主要是抓早、抓小、争取不发生突发事件;构建安全体系结构即事前准备预防、事发监测预警、事中处置救援、事后恢复重建。
六是坚持狠抓行为控制,不断规范操作行为。坚持开展查思想、查现场、查行为、查措施、查执行和反麻痹松懈,反“三违”、反事故“五查三反”活动,对员工不规范行为的查纠进行量化考核,建立绩效考核挂钩机制,根治“三违”。同时,要重视和强调服务现场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明确责任人。现场检查中,要坚持“四不放过”,即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七是建立师生、员工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师生参与监督机制,督促后勤员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八是建立畅通隐患投诉和信息反馈渠道,凡是师生、职工发现的各种隐患都要认真采纳,安排专人负责整改落实,把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中。
3、注重培养安全意识
人要有安全的意识,才会有安全的行为;有了安全的行为,才能保证安全。对高校后勤来讲,职工是否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所以,提高后勤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提高安全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领导以身作则,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和能力。作为单位的负责人首先要带头去学习、理解和熟练掌握运用安全知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从而带动下属去关注安全,学习使用安全,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职工自身的安全意识自然得到大幅提高;领导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极其关键,其主要是将后勤的宗旨与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创造一个紧张而和谐、活跃而又高效的后勤环境,使后勤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关心安全工作,形成一个良好后勤安全氛围;其次是领导看问题、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安全等问题不能优柔寡断,前怕狼后怕虎。
二是学习规章制度和安全技能,增加安全理性意识。学习规章制度和安全技能是提高安全知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后勤职工不仅要学习安全规程及各种现场操作规范,还要不断地了解、熟悉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技术要求,提高面对工作难题时解决、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三是大力创新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强化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的灵魂是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的宣传,对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加大安全文化宣传力度,把安全文化的宣传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宣教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让后勤职工普遍了解安全意识,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大环境。后勤工作复杂而又锁碎,安全文化活动必不可少,这就需要高校后勤认真组织、合理安排、不断创新,不能流于形式、降低质量。要定期开展,形成规章制度,使参加者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活动不断得到巩固强化,如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电梯应急预案演练,消防图片展、疏散逃生演练、安全技能比武、师生安全座谈会、电灯等维修大比武、开锁灭火比赛等活动。安全活动要结合实际并有针对性,对事故的处理,应做到举一反三,从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用科学的方法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以此提升每位职工安全意识中的超前管理、超前预控、超前防范和超前反思性,使安全意识的深度、广度得到发展,让安全意识的积极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安全文化宣传活动让员工的安全行为由“不自觉”变为“自觉”,由“强制执行”到“自觉遵守”,使员工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到最后的“我用安全”的转变,进而实现后勤员工安全意识质的飞跃。
四是严格考核查处习惯性违章,消除安全经验意识。经验意识是安全意识重要一项,由于后勤职工年龄参差不齐、层次高低不平、知识水平有限,受经验意识的左右,往往使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查处习惯性违章和不断培训学习进修才能消除它的影响。在各级管理中落实好“勤思、勤讲、勤干、勤查”、“深入基层、深入师生、深入实际”与“做深、做细、做实”的工作作风,使高校后勤逐步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安全氛围。
4、强化安全知识和加强教育培训
一是保证后勤职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同时明确安全责任,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特别强调不同岗位的安全技能、安全操作、安全交接、安全检查四方面,使所有后勤人员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严防因违章而发生事故。培训和教育是高校后勤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安全意识的提高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后勤可以建立动态教育培训机制,让每一位员工判断自己岗位存在的风险,使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受到一次洗礼。
二是安全工作重在防范,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素质和防范能力,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每天讲评一分钟安全教育制度;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安全会议,安全培训,主题安全活动及开展有关安全活动竞赛及对抗赛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三是安全教育培训必须从强化安全意识入手,采用多种形式、多阵地、多媒体、深入持久,达到人情感化的目的。后勤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对人员进行岗前、岗中、岗后督导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管理,提高专业技能,将各类事故隐患降为零。
四是强化安全技术培训的管理,充分发挥三级安全培训中心的作用,加强以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岗位人员为重点的各类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做到应培、尽培;同时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对不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岗,要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后勤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水平及现场处置问题的能力。
5、健全安全考核奖惩体系,落实安全责任
一是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设立安全奖,形成奖惩分明的安全目标和考核体系,做到奖惩及时按标准兑现。
同时,从上到下建立起监督、监管体系,真正做到责任明确、逐级管理,使广大后勤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认识转变为自觉行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形成“人人关系安全,安全关系人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完善安全责任制,要制定后勤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任务和职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形成一个协调的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强调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始终把安全工作切实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明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考核直接与责任人绩效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凡是安全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参加评优。从而加大对安全目标、安全事故、“三违”现象的考核力度;加大对后勤员工的考核力度;加大对违规违章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整改措施。
三是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举报投诉违法违规行为。并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提出
“每位职工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新理念,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在岗职工,形成了“后勤统一领导、二级单位全面负责、职工广泛参与”的共同责任网络;做到领导强化,任务细化,措施硬化,工作深化,促进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定期召开职工座谈会、师生座谈会听取反馈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设立后勤集团投诉接待站和网络投诉反馈信息平台,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渠道的多元化,并针对问题进行定期整改,以满足职工、师生的合理化需求,达到职工与师生的和谐相处,共同参与高校后勤安全管理。
四是完善安全激励机制,促进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正规化、正常化、制度化、常态化;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就必须依靠完善的安全激励机制的作用。员工的行为能否按操作规程做,关键在奖惩制度制定得如何,如果奖惩制度能够切实地将安全与岗位基薪挂钩,安全与绩效考核挂钩,能与晋级挂钩,就能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五是认真贯彻和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安全规章制度是法定的规范,具有外加的强制性,有奖优罚劣的功能。制度是人定的,但又塑造人,使人适应制度。从而达到规范人安全行为的目的。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来说,从执行规章制度入手是一种强有力、行之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