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经历了十多年的改革,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进入规范性全民办教育新局面,教育竞争日益突现,随之对高校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研究高校后勤的建设与发展,与时俱进。根据目前不少高校后勤的现状情况,我认为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应对改革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大法宝。高校后勤历经两轮的改革实践,打破了传统的分配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逐步树立了市场经济新观念,在后勤广大干部职工中确实从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这对高校后勤的深化改革以及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观念上的转变和更新,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后勤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后勤改革,充分认识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在新时期后勤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面对高校后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研究后勤工作中存在问题,对照反思加以总结。比如:我们经常讲后勤信“教”,是不是把“三服务两育人工作”真正的在工作岗位中体现出来了;在提供服务方面,是不是还有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出现;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是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职工的利益关系处理上是否还有大锅饭的传统思维方式存在等等,要从后勤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认识和对待存在的问题,找出诊结根源,事实求是的提出整改办法,制定长效机制,付诸与实践。再如.后勤与学校成建制剥离是有一刀切的过急思维,经过实践,一刀切做法对部分学校是不适应的,或多或少脱离了中国高校的实际,对后勤保障工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和影响。但任何事情都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这样做毕竟使中国高校后勤改革迈出了一大步,改变了中国高校后勤多年来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改变了多年来的大锅饭传统思想观念。现在需要研究的是怎样因校因地制宜建立后勤体制,使后勤服务工作确实成为高校发展地有力保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研究课题。按照毛主席实践论观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每个循环都是对认识的提高,对实践的总结。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重要的是怎样独立健康发展,不一定都要建立股份制或都要有法人资格,关键的还是政策清晰问题,学校对后勤的政策划定清晰了,后勤就可以和学校建立一份有别于社会服务团体的工作合同,按合同履行职责,后勤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运作,学校对后勤全面目标考核,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兑现。要真正使后勤有目标任务的压力,才能产生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才能促进后勤办出自己的服务特色和风格。
后勤要发展必须把服务质量放在首位。目前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多方面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企业化管理是一套系统工程,在管理环节上必须是严格的,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现实中服务质量问题是造成群众对后勤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其根源还是转变服务观念树立服务新理念问题。后勤就是服务,服务必须让对方满意,要得到满意的结果,后勤人必须把服务理念从自身心态上加以内化,言必行,行必果。心态决定命运,一定要教育后勤干部职工,废弃多年来由于计划经济形成的后勤权化心态,不要把后勤工作特性变为个人施权条件,后勤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服务,而且要规范化服务,不抓规范化服务,服务质量就是一句空话。高校后勤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观念的转变不单单是后勤部门的事,学校各部门干部职工都应实事求是地认识后勤,关心支持后勤在适应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进步与发展。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应从政策上给以扶持,指导其健康发展。作为后勤自身,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服务平台,采取有力举措,真正着力于提高服务质量,真正着力于减轻学校办学负担,真正着力于后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多年来后勤的生存缺乏主动性,这说明后勤自己的实力不强。后勤应该通过自己优良服务品质,占领学校市场,吸引学校选择后勤服务,依靠自己的实力强化后勤竞争活力,变被动为主动,没有实力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实力就没有吸引力。竞争活力是由团队精神、工作质量、个人表率、价值取向、经营理念、行业道德、文化精神、现代技术等多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的展现以后勤组织为载体,这个组织的发展战略制定和执行者就是干部。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后勤干部是后勤变革的推动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关涉到一个组织的发展命运,要用新的管理思维方式思考后勤改革,传统定势思维要向动态定位思维转变,单项思维要向多项思维转变,局部思维要向整体全局发展思维转变,增强创新意识。比如高校后勤体制转型结构问题,有小机关多实体、小机关大实体、有的纯粹多实体等不同模式,其突出现象是机构多了,部门多了,看上去分工明确了,工作细化了,实际上造成管理环节的接口多了,容易出现扯皮推诿现象增多,干部很大精力要用于协调内部关系,在人、财、物的效能发挥上效率低下,影响到后勤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高,而且增加了管理成本,从人力、财力、物力方面造成不应有的浪费。竞争的规律说明,强大的个体从竞争中获利而强大,弱小的个体从竞争中失利而淘汰。社会上一些企业的兼并就是一种力量的整合、市场的整合、利益的整合。从联合竞争共赢的观念讲,高校后勤体制的设立,应立足于后勤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资源,资源的差异能够产生效益的差异,资源的优势能够产生竞争优势。后勤优势的发挥,同样需要从人力资源(包括领导者)、物质资源、文化资源方面进行整合,形成发展的大气候。尽量减少管理环节,尽量减少小而全的机构林立,避免重复开支,减少浪费。通过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强化全局观念,避免或减少不协调因素,形成合力,目的是后勤与学校共赢,后勤与社会共赢。
后勤自身的发展是真正减轻学校办后勤负担的根本所在。如果说后勤的竞争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追求存在,那么在后勤工作目标的实现中,更应该注重整体凝聚力的培养,使全体干部职工情感共鸣,形成共同价值取向,形成行动一致的聚合力量。组织的本质之一就是形成合力,目标一致,达到生产力的提高。在目前状态,高校后勤应抓住整合契机,切实挖掘后勤潜在动力,实现后勤服务价值。任何改革都没有照搬现成可寻,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持续发展,不仅在体制机构上加以研究,而且应在服务内涵上动脑筋,在应变市场上动脑筋。社会的进步,高校的发展,决定了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变化,没有匠心独具的服务方法,不可能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只有在服务内涵方面推陈出新,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后勤工作的主动性。
用力干一件事情只能合格,而用心干一件事情才能优秀。要敢于否定自己,敢于找出自身弱点,不断总结改进。河北大学后勤改革,建立了一套竞争与合作机制业绩显著,受到师生员工好评,这就是整合创新的效果。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它对职工行为具有导向功能,可使职工产生强大的动力,促进企业发展。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从海尔激活红星电器厂“休克鱼”的案例可知,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不管它承认不承认,它都一定拥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而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失败的企业。企业文化包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显性文化和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生活观念等隐性文化所融会凝聚成的整体风貌、整体精神。
高校后勤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提供服务,如果把后勤的服务比作是“产品”,那么高校后勤只有生产出优质产品,才能占领高校市场,后勤才能生存与发展。所谓后勤优质产品:从直观上讲,应该是服务的环节周到,结果质量上乘;从深层次讲,服务的指导思想顺应高校发展的要求,服务的过程文明和谐,简言之为后勤的优质服务形象。如果把后勤形象比做一颗大树,后勤企业文化就是根系,是这棵树的生命力所在,是高校后勤真正实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立足服务高校,面向社会拓展,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企业文化是人的文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解决发展中一切问题的思想前提和思想基础。后勤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核心的形象塑造。
后勤文化建设可抓住两方面基础工作:一是学习型后勤建设,二是和谐后勤建设。
学习型后勤建设。由终身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文明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学习已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命运的重要前提,学习已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建立学习型后勤是后勤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建立学习型后勤组织,不是简单地看看书读读报的一般形式的学习,而是把学习看成是工作的全过程,工作中有学习,学习中促工作,把学习作为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并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创新工作。麻理省工学院彼得·圣吉对学习型组织进行了描绘:“学习型组织成员有一个共同愿景,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要核是调动、发挥、挖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学习而言,要求组织中的全体成员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强调的是在工作的各个过程环节中善于学习,钻研学习,真心学习,通过学习,使组织的各个层员,增加能力,开发智慧,增强竞争力,现代社会企业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建立学习型后勤,需要培养以学为本、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的学习理念。团队学习的过程是共享的过程、交流的过程、碰撞的过程,通过交流,促进个体知识改善,通过交流促进思想解放,通过碰撞,提高思维水平,达成更高层次共识。由于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往往挤占了干部职工的学习时间,然而后勤也以此借口放松了自己的学习,这是不理智的表现。建立学习型后勤,需要制度的保障,需要约束措施,建立检查、考核、激励机制,否则,建设学习型后勤就是一句空话。学习教育的手段不是呆板的,根据后勤工作特点,从实际出发,可按不同的工种、行业、职业,开展理论学习、讨论交流、技术培训、技术比武、先进事迹、服务互动、反省总结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务实求效。学习理念在后勤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更需要领导重视和领导带头,领导是先行者,更不能借工作忙而推脱和不落实学习。俗话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领导,建立学习型后勤,首先建立学习型后勤领导班子,一级带一级,循序渐进。
和谐后勤的建设。构建和谐后勤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和谐后勤的内涵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科室之间相互配合,后勤职工与后勤之间相互依存,后勤与外部环境联通融洽,整个后勤形成一个团结协作、气顺人和、公平公正、运转有序的良好氛围。营造和谐后勤具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二是工作环境安定有序。
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必须重教育重引导,做到领导对职工公正处事、公平待人,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多加关心,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个人对组织要多看一点大局,多讲一点服从,多做一点贡献;个人与个人之间,要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要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心;个人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修炼。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出凝聚力,人和出生产力,人和出效率,人和出健康,人和出发展。
良好有序的工作环境,直接体现了一个单位的和谐象征,秩序靠的是科学管理制度的调节,在制度健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前提下,通过各项制度的不断落实和完善,真正形成有民主,有集中,有纪律,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和谐工作环境。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后勤领导班子的和谐问题。班子是龙头是关键,班子的心齐、风正、气顺、劲足是和谐后勤建设的基础。班子的和谐,领导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决策要民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问题,要依靠班子集体的智慧,善于沟通与交流,大事集体研究决定,公开透明,不搞一言堂,不搞小团伙。二是做到用人公正。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不搞认人唯亲。三是领导成员工作分工科学合理,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台。四是每位领导成员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越权,不越位,不推诿,不扯皮,着想大局,着想工作,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五是廉洁从政,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抓精神文明促进和谐后勤建设。精神文明是和谐后勤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后勤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经营与发展的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应引起后勤干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早在80年代就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到破坏,走弯路。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工作为载体寻找切入点、结合点,从思想建设抓起,如:主人翁精神的培养与后勤目标实现相结合;价值观培养与服务育人使命相结合;职业道德培养与岗位工作相结合;服务理念的培养与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相结合;生存理念的培养与爱校建校爱岗敬业相结合;竞争意识的培养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等等。
构建和谐后勤是一项新的工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后勤工作新局面。